近日,白城市醫(yī)院口腔科成功開展院內首例唇部腫物擴大切除術+局部改良滑行瓣修復手術,術程順利,術后患者唇部外形及功能恢復良好,切實保障患者生活質量。
病例分享:
患者女性,70歲,下唇發(fā)現腫物一年余,自覺逐漸影響日常生活,近日到白城市醫(yī)院口腔科就診。
唇部腫物常見于唇中外1/3處,平均病程可達2年以上,病變可表現為增殖、疣狀等外生型,亦可表現為潰瘍型,病損常常出現血痂及炎性滲出。
常規(guī)手術術式如下:
腫物的大小決定了手術擴大切除范圍,該患者唇腫物基本占下唇比例1/2,常規(guī)擴大切除后會導致小口畸形,進食、開口和發(fā)音困難,術后需要二次行口角開大修復手術,增加患者再次手術痛苦且術后恢復期延長。
針對這一病變范圍較大的病例,口腔科副主任吳博及醫(yī)務人員開展了嚴密的術前討論。為了最大限度減輕患者二次手術痛苦,經慎重考慮,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選擇進行難度較大的唇部腫物擴大切除術+局部改良滑行瓣修復手術,應用雙側下唇頰組織及鼻唇溝三角形切口滑行瓣修復下唇。
這一術式既能切除唇部腫瘤,又能保證手術創(chuàng)面的美容修復效果,有利于唇部美觀、張口功能的恢復,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其快速恢復日常飲食、發(fā)音、提高咀嚼效率。
在上級醫(yī)院專家的指導下,經過口腔科副主任吳博與手術室、麻醉科同仁的密切配合,順利完成了難度系數較高的唇部腫物擴大切除術+局部改良滑行瓣修復手術。
術后皮瓣完全成活,無出血,無感染。患者精神狀態(tài)良好,生命體征平穩(wěn),面型恢復,口唇活動及感覺恢復良好,開閉口、發(fā)音無障礙,雙側口角基本對稱,皮瓣與面部顏色協(xié)調。患者對手術創(chuàng)面的修復情況感到非常滿意。
患者術后恢復中
通常來說,為避免口腔頜面部腫物術后復發(fā)、再發(fā)及遠處轉移的可能性,需要切除周圍大量正常組織,唇部組織缺損較大者幾乎無法拉攏縫合,影響美觀及功能。口腔科采取軟組織皮瓣來修復患處的軟組織缺損,最大程度恢復患者口腔頜面部美觀、保證患者生活質量。
此次唇部腫物擴大切除術+局部改良滑行瓣修復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口腔科在口腔面部腫物的切除與軟組織缺損修復方面的技術實力已經達到我市領先水平。一直以來,口腔科不斷加強學科建設力度,用多元的知識體系、豐富的實操經驗,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拓展專業(yè)治療范圍,減輕患者輾轉就醫(yī)的奔波之苦,讓群眾真正享受到高效、高質量、高水平的診療服務。
口腔科科室簡介
白城市醫(yī)院口腔科始建于1955年,是集醫(y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保健于一體的特色科室。目前科室擁有現代化根管治療儀、種植CBCT、口內激光掃描儀,可以提供精準的數字化模型,高達20微米的掃描精確度。科室醫(yī)護人員在專科領域不斷學習和探索,跟進前沿技術始終努力實踐,在治療涎腺腫瘤、頜骨腫物、面部腫物、頜面部骨折復位等手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診斷及手術治療經驗。同時開展種植學,在原有外科基礎上加設種植牙、拔牙位點保存、GBR等植骨項目,適用范圍廣泛,能夠起到保護鄰牙,讓種植體牢固、更接近自然牙,使患者口腔更加舒適美觀。
咨詢聯(lián)系電話:0436-3537394
供稿:口腔科
編輯:宣傳科